目 录
第一篇 沙漠文明的产生…………………
伊斯兰教义中,有很多是非常符合沙漠地区实际情况的,比如妇女戴黑头巾就非常符合风沙地区的自然环境。
贝杜因人……………………………………
先知穆罕默德………………………………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商人的足迹…………………………
阿拉伯文明的进展…………………………
逊尼派与什叶派……………………………
苏菲派和中国的哲合忍耶…………………
第二篇 血淋淋的边界……………………
在伊斯兰教的扩张过程中,其中有一条途径是圣战。有人统计,在伊斯兰教势力与其他宗教势力的边界线发生了很多起战争。涉及价值观的问题,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往往十分剧烈,破坏性十分巨大。因而,沙漠文明的边界线总是血淋淋的。历史上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伊斯兰教的传播……………………………
拜火教的结局………………………………
车臣战争……………………………………
印度冲突……………………………………
非洲的战争…………………………………
两度兵临维也纳……………………………
西班牙驱离穆斯林…………………………
亚美尼亚大屠杀……………………………
第三篇 十字军东征………………………
沙漠文明不仅冲击中国农耕文明,对欧洲的航海文明也构成强烈冲击。十字军东征是欧洲教皇率领骑士团在中世纪同穆斯林进行的长达200年的宗教战争,这是沙漠文明与欧洲航海文明的冲突。通过这一事件,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沙漠文明冲击农耕文明的原因。
乌尔班二世发动十字军东征………………
对十字军东征的不同看法…………………
医院骑士团的产生…………………………
圣殿骑士团的悲惨结局……………………
条顿骑士团的机遇…………………………
耶路撒冷王国的建立………………………
拉丁王国……………………………………
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第四篇 早期的冲突………………………
据史料记载,从唐朝开始,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时期,沙漠文明对于农耕文明的这种冲击也都是存在的。
恒逻斯之战…………………………………
南疆第一座清真寺…………………………
于阗的宗教战争……………………………
对高昌回鹘的圣战…………………………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泉州兵变……………………………………
北疆首次伊斯兰化…………………………
第五篇 朱元璋是个穆斯林………………
关于朱元璋的族属,历史学家一直都认为他是个汉族人。但新发史料和民间传说相吻合,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穆斯林。有很多难解的问题于是豁然开朗。《明史》中看来有很多内容需要改写。
朱元璋是个穆斯林…………………………
朱元璋的“和尚”经历……………………
“马大脚”受到嘲笑………………………
朱棣想隐瞒什么?…………………………
郑和下西洋去干什么?……………………
东南亚伊斯兰教的传播……………………
明朝穆斯林发展最快………………………
第六篇 回民的圣战………………………
清朝的时候,沙漠文明对农耕文明发动圣战,构成一次严重冲击。回民在这场冲击中冲在最前面。它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无尽的损失。对这场暴乱,建国之前,民国政府称之为“同治回乱”,而西方史学家把这场战争称之为“东干战争”。
回民是蒙古色目人…………………………
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
看不出“义”在哪里………………………
大屠杀造成严重人口损失…………………
随教以后……………………………………
河湟事变……………………………………
第七篇 清军平定陕甘……………………
由于错误的政治指导思想,使得回民军的被孤立为弱小的回民群体,对抗实力强大的“满汉联盟”。满清政府对抗太平军和捻军时最为头痛的缺少汉人百姓支持的问题,由于回民极其狭隘的宗教主义战争指导思想,轻易获得了解决。
多隆阿“先抚后剿”………………………
白彦虎叛逃国外……………………………
马化龙父子被凌迟…………………………
马占鳌乘胜投降……………………………
诱捕马桂源兄弟……………………………
肃州平乱……………………………………
“秦不留回”………………………………
回民浩劫……………………………………
“以汉治回”和“以回制回”……………
第八篇 新疆的收复………………………
中国是个陆地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有句话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但以前大西北有些地方我们并不把它看成是我们的领土。是左宗棠进兵西北才有了今天。可以说,是左宗棠拿下了大西北。
乾隆命名新疆………………………………
大小和卓叛乱………………………………
张格尔叛乱…………………………………
玉素普叛乱…………………………………
七和卓再次叛乱……………………………
北疆再次伊斯兰化…………………………
左宗棠抬棺西进……………………………
追歼阿古柏…………………………………
短命的“东突国”…………………………
第九篇 最后的结局………………………
对于歼灭“二马”的意义,过去理解一直不多。几乎所有媒体都认为,彭德怀消灭“二马”是对国民党的重大胜利。其实,彭德怀消灭“二马”的意义并不仅局限于此。“二马”的消灭其实结束了马家军在西北地区70年的统治。伊斯兰教势力后退却了一大步。彭德怀解放兰州其实为夺回河西走廊、进军新疆奠定了基础。
马家军统治西北70年………………………
回民抗日有功………………………………
遏制“藏独”“疆独”……………………
彭德怀解放兰州……………………………
“宁马”的覆灭……………………………
夺回河西走廊………………………………
王震新疆平叛………………………………
新疆屯垦……………………………………
先知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城一个没落商人贵族家庭。他生前丧父,幼年丧母,由年迈的祖父抚养成人。
早年,穆罕默德为人放牧,稍长随叔、伯前往他乡经商,曾到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约25岁时,受雇于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穆罕默德当时的职业是个车夫,只是一般的仆从。但穆罕默德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富孀赫蒂彻看上了他,同年与其结婚。
穆罕默德娶了富孀赫蒂彻以后,经济状况得以改观,生活相当安稳富足。与赫蒂彻的婚姻也使他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为穆罕默德发挥聪明才智,施展远大抱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穆罕默德虽然目不识丁,但却勤于观察,敏于思索。他经常躲在麦加郊外的一个山洞中潜修冥思,渐渐体悟到,要把阿拉伯人从重重危机中拯救出来,必须首先拯救他们的灵魂。
于是,在汲取犹太教、基督教教义和沿袭贝杜因人原始信仰的基础上,穆罕默德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也就是伊斯兰教。其核心观念是以真主为宇宙天地间的唯一真神和造物主。信奉真主的人死后得以复活,升入天堂,否则堕入地狱。而穆罕默德本人就是真主选定的最后使者,他向众人宣播真主的最后启示:独奉真神安拉,摈弃过去的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
从公元610年开始,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最初,穆罕默德的传教是秘密的,第一个接受者是他的妻子赫蒂彻。赫蒂彻被称为“信士之母”。其他接受者局限于穆罕默德的近亲密友及下层平民和奴隶。后来传教逐渐公开,信徒日众,一些商业贵族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并引起以倭马亚家族为核心的麦加统治集团的关注。
倭马亚家族等贵族豪门反对伊斯兰教的传播,甚至开始对穆罕默德进行人身攻击。他们在路上设置滚石,想使穆罕默德踩上石头滚下山崖。一天,穆罕默德正在叩头礼拜,他们突然抬来一架驼鞍扣在穆罕默德身上,穆罕默德被压的喘不过气,幸亏被闻讯赶来的人们救出。倭马亚家族还派了杀手夜间潜入穆罕默德卧室,想刺杀,但是也没成功。
杀人不成,倭马亚家族就试图收买穆罕默德。他们劝他放弃信仰,但被拒绝了。穆罕默德说:“纵然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边,月亮放在我的左边,列阵对我,我决不会放弃我的使命。”
这一计不成,倭马亚家族后来又有人试图刺杀他。赫蒂彻死后,原来的家族也不再保护穆罕默德。他被麦加城的人殴打、石击,被用荆棘和棍棒抽打。无奈之下,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只好逃亡到雅特里布城。
穆罕默德的这次出走,在伊斯兰教史上称其为“徙志”。这也是穆罕默德一生中的重大转折。雅特里布后来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
在雅特里布,再没有人认识穆罕默德。但这个时候,雅特里布城正在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人们信什么的都有,有的信基都教,有的信拜火教,有的信石头,有人信树等等。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奉偶像,但是这些神祇并没有拯救这个苦难的民族。这里活埋女婴、部落间血亲复仇、酗酒赌博、高利贷盛行,人们追逐金钱,道德衰亡。有人描述:“人的凶残几近失去常性,与禽兽无异。”
各个氏族部落间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互相征伐。如白苏斯战役,冲突的起因只是一只母骆驼。根据有关的稗史,为了这匹骆驼,这次战役持续了40年。在此期间双方互相袭击,互相掠夺。这种互相残杀持续到公元525 年前后,双方精疲力竭之后才实现的停战。
加卜拉战役也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大事。阿卜斯人的族长有一匹公马,左卜彦人的族长有一匹母马,两匹马赛跑,结果阿卜斯人取胜。但左卜彦人并不承认,于是引起双方争端。这次战役,断断续续也打了几十年。
到麦地那后,穆罕默德平息了这些争端。这些争斗的氏族接受了伊斯兰教,打碎过去偶像,相信真主,大家共念一本经。对其他自然信仰的否定,正是伊斯兰教能够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这也正是穆罕默德成功的原因。
在麦地那,穆罕默德成功建立了更高的威望。他组建起穆斯林公社,并以伊斯兰教原则为宪章,处理内部和外部事物。
公元623年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附近的部落签定了“麦地那宪法”,建立了一个联邦。麦地那和它的郊区成为了一个联盟国。穆罕默德全面负责一切事务,掌管大权。实际上麦地那成为了当时伊斯兰教的一个首都。
公元624年,麦地那穆斯林袭击了麦加倭马亚家族的一支武装商队,从而引发了伯德尔战役。虽然穆斯林军队的人数不到麦加军队的一半,但他们打了胜仗,麦加军死亡45人,包括他们的指挥官。而穆斯林军队只损失14人。战斗中有70个麦加人被俘。
公元627年4月,一支一万人的麦加军队开入麦地那,但却无法越过麦地那城周的城壕。穆罕默德以坚守之策,挫败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解除了新兴政权面临的军事威胁。
此后,麦地那伊斯兰教军队愈战愈强,屡战屡胜。他们还通过派遣弟子宣扬伊斯兰教,联合周围各部落,扩大伊斯兰教的影响,使这个麦地那伊斯兰国家成为当时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力量。
公元630年初,在伊斯兰教势力日渐巩固后,穆罕默德率大军兵临麦加城下。双方缔结《侯德比耶和约》,兵不血刃,穆罕默德降服了麦加城。居民大多也主动接受了伊斯兰教。麦加的贵族在宗教上的优越地位仍然得以保持。
随后,阿拉伯半岛远近的各个部落纷纷遣派使者往麦地那表示归顺,少数对抗者遭到镇压。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率领10万穆斯林来到麦加朝觐,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讲”,阐述了伊斯兰世界的社会准则。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逝世。但是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强大帝国已经初步确立。各部落民众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沙漠文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