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账 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账  户:
新 密 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60s
注册账号
账 户: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60s
《中国名吃故事》
  • 作者:姜铁军
  •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许许多多名扬海内外的特色名吃,这些特色名吃的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与传说。这些故事与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中国独有的名饮食吃文化。本书以不同的时代为背景,以流传至今的有名的地方名吃为记叙对象,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与传说,反映这些中国历代名吃是怎样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的,对这些地方名吃的历史进行钩沉。每个名吃故事既独立成章,又在“名吃”这一大的框架内统一起来,构成一个饮食名吃系列。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名吃故事与传说折射出中国饮食文化斑斓绚丽的色彩。这些名吃故事的典故题材,均来自史书记载和有关民间传说,是建立在合乎生活逻辑的真实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满足读者对中国地方名吃刨根问底的知识需求。传播中国优秀饮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在休闲文化中会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名吃故事与传说使读者在品尝各地名吃美食时,既能联想到名吃的由来,演变、发展,又能大脍朵颐,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介绍
姜铁军,笔名木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戏剧家协会会员。1976年在通化县文工团任编剧,197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任专业编剧多年。现从事新闻工作。出版长篇纪实小说《血搏》,发表长篇纪实文学《私渡去台湾的女人们》《黑白足球》。发表中短篇小说、微型小说400多篇。微型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读者》《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选载,并入选《200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2003年度中国最佳小小说》《2011微型小说年选》《2013中国小小说年选》《微型小说赏析》等40多种选本。

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13)、全国梁斌小说奖、台湾新月文学奖、曹植文学奖、全国电力职工文学大赛著作奖、浙江电影“凤凰奖”、山东省报纸副刊作品奖、长白山戏剧奖等国家、省、市各类文学、戏剧奖项30多次。
  • 目录
  • 样章

1.德州扒鸡

2.板栗焖鸡

3.安东仔鸡

4.宫保鸡丁

5.道口烧鸡

6.叫花鸡

7.盐火局鸡

8.贵妃鸡

9.葫芦鸡

10.西瓜鸡

 

11.北京烤鸭

12.昆山燠鸭

13.清炖肥鸭

14.神仙鸭子

15.太白鸭子

16.漳茶鸭子

17.三套鸭

18.盐水鸭

 

19.糖醋鲤鱼

20.鳜鱼盖面

21.鳜鱼麻花

22.马蹄酥鳝

23.干烧鲫鱼

24.黄焖甲鱼

25.甲子鱼丸

26.橘瓣鱼圆

27.皮条鳝鱼

28.清蒸潘鱼

29.松鼠鳜鱼

30.宋嫂鱼羹

31.脯雪黄鱼

32.鱼头豆腐

33.烧秦皇鱼骨

34.烧鲭鱼

35.才鱼片              

36.汆鱼圆

37.怀胎鱼

38.臭鳜鱼

 

39.火锅涮羊肉

40.带把肘子

41.灯影牛肉

42.龟汁狗肉

43.荷包里脊

44.抓炒里脊

45.保店驴肉

46.硝肉

47.元宝肉

48.东坡肉

49.白煮肉 

50.马莲肉   

51.煮猪手

 

52.八宝豆腐羹

53.菠菜烧豆腐 

54.油煎毛豆腐

55.麻婆豆腐

56.麻豆腐

 

57.腊八粥

58.巴肺汤                             

59.刀削面                                 

60.炖菜核

61.膏肝汤

62.锅巴汤

63.东坡饼

64.过桥米线

65.白云冬瓜

66.九转大肠

67.菊花火锅

68.爆炒虾仁

69.番薯叶汤

70.武当猴头

71.蜜腊银杏

72.八宝豆豉

73.桂林米粉

74.关中锅盔

75.鸳鸯炖菜汤

76.耳朵眼炸糕

77.荷叶粉蒸肉

 

78.枯木逢春

79.太极芋泥

80.推纱望月

81.阳关三叠

82.百鸟朝凤  

83.红娘自配

84.济公扇骨

85.蟠龙卷切

86.游龙戏凤

87.全家福

88.龙凤腿

89.龙虎斗

90.龙戏珠

91.三不沾

92.三皮丝

93.万三蹄

94.四大酱

95.玉涵泥

96.大救驾

97.佛跳墙

98.狮子头

99蟹黄汤包

100.狗不理包子 


糖醋鲤鱼

 

故事发生在宋朝。

糖醋鲤鱼原来的名字叫西湖醋鱼,后来才改为糖醋鲤鱼的。传说这个故事是在宋朝时发生的。

在杭州西湖边上住着一家姓张的,兄弟两个,老大叫张山,老二叫张海。老大已经结婚,妻子很美丽,大家叫她张嫂。张嫂子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对做饭做菜都很在行。 

有一天,张山和张海又到湖上打鱼去了,张嫂把他们哥俩送走后,来到湖边洗衣服。

就在这时,乡霸刘员外也来到湖边游玩,正好碰见张嫂。看到张嫂容貌美丽,刘员外顿时起了淫心。于是走上前伸手摸张嫂的脸,嘴里还叫着:“陪老爷玩玩,老爷有的是银子!”肆无忌惮调戏张嫂,张嫂一巴掌打开他的手,大骂道:“简直是畜生!”张嫂急忙收拾好还没有来得及洗的衣物准备回家。刘员外怎么会叫张嫂离开呢,命令自己的几个打手把张嫂抢回自己家去。几个打手拉着张嫂就走,张嫂急忙大呼“救命啊!”旁边有张嫂的邻居看到了,急忙跑回去报信。

张山和张海打鱼回来,半路上看到邻居跑来,拦住他们说:“你家张嫂被刘员外抢走了,快去看看那吧!”兄弟俩急忙赶过去,碰到刘员外一行人在拉扯张嫂。张海、张山拦住他们,大喊:“把人放下!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干伤天害理之事,还有王法没有!”刘员外一见,“嘿嘿”冷笑,根本没把他们兄弟放在眼里。命令手下:“给我打!”几个打手与张山和张海打了起来。打手们人多势重,张山和张海因为寡不敌众,被打得遍体鳞伤,张山竟然被刘员外的打手活活打死了。刘员外见出了人命,也怕吃官司,叫手下放了张嫂,带着打手们溜走了。

张嫂把刘员外告到官府,打起官司。刘员外用银子把杭州知府买通,大事化小,并没有被治罪。刘员外还放出狠话,要张嫂等这瞧瞧他的厉害。

为了躲避刘员外的迫害,张嫂和张海把张山埋葬后,只好逃出杭州到外地谋生。在逃生的路上,张嫂一再嘱咐张海:“弟弟,要想给你哥报仇,就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了官,才能出人头地为你哥报仇啊!要不然你哥就白死了!”张海流着泪说:“嫂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做了官为惩处刘员外,为哥哥报仇!”

两个人逃到湖州,张嫂每日给别人做苦工挣钱供张海读书。三年以后,张嫂给张海攒足了路费,让他去京城赶考。临走之前,张嫂给张海做了一条鱼,先加醋后放糖。鱼做好了以后,张嫂问张海:“知道嫂子给你做这鱼是什么意思吗?”张海说:“请嫂子教导。”张嫂说:“我这是告诉你别忘了以前的辛酸,别忘了我们叔嫂的情意。”张海一边流泪一边说:“我吃嫂子的饭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鱼。我一定不会忘记嫂子的恩德,考取功名,为哥哥报仇!”

张海往京城赶考去了,刘员外又找到湖州,四处打听张嫂的下落。张嫂为了不被刘员外迫害,只好隐姓埋名,躲藏起来。张嫂被一家饭庄收留,当了厨子的帮手。因为她勤奋好学,人又勤快,很快就在饭庄里站住了脚。有一天,厨子生病没有来,饭庄掌柜很着急,害怕耽误了自己的生意。张嫂对他说:“掌柜的,让我上灶试试行吧?” 饭庄掌柜忙说“好好”,就叫张嫂当了厨子。张嫂想起自己给张海做的糖醋鱼,便给来吃饭的客人做了这个菜。没想到客人吃了一个劲地夸“好吃”,叫饭庄掌柜喜出望外,让张嫂做了饭庄的大厨。饭庄打出的招牌菜就是“西湖醋鱼”。

再说张海来到京城参加殿试,一举考中了状元。先在翰林任职,几年以后,被派回杭州当了知府。回来后,他收集了刘员外在乡里的种种恶行,把刘员外绳之以法,为自己的哥哥和老百姓报了仇。他回到自己原来的家,看到的是残垣断壁,野草丛生。张海想起昔日嫂子对自己的种种关照,现在却生死不明,禁不住泪流满面,下决心一定要把嫂子找到。

从此以后,张海只要有时间就换上便服,到大街小巷寻访张嫂的踪迹。

有一天,他在湖州的一条小巷里寻找嫂子的踪影,正好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觉得肚子里有些饿,看到巷子里有一家饭庄,张海就走了进去。店小二看到有客人来,急忙上前热情招呼,问张海想吃什么。张海说:“把你们店里最拿手的菜给我做一个。”店小二回答:“我们这里最拿手的菜就是西湖醋鱼了。”张海说:“给我做一个。”小二给他倒了茶,张海一边喝一边等着上菜。            

过了一会儿,店小二把西湖醋鱼端了上来,张海一吃果然甜酸适口,十分好吃。张海吃着吃着,觉得这个鱼似曾相识,再想想,和原来张嫂做的糖醋鱼差不多啊!他赶紧对小二说:“快把你们店里的厨子叫出来,我要见见。”店小二还有点犹豫,张海赶紧给了店小二一点碎银,店小二接过来,乐颠颠地跑进厨房把张嫂叫出来和张海见面。岁月沧桑,张嫂虽然老一些,张海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果然是自己的嫂子啊!

张海给嫂子跪拜,两个人抱头痛哭。

张海要把张嫂接到自己的府宅里去了享福,张嫂没有答应。张嫂说:“只要你做个清官,造福地方老百姓,就是对嫂子的最好报答了。别忘了嫂子做的西湖醋鱼,过甜日子的时候不要忘了辛酸的日子。你就让我在这儿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吧!”张海见嫂子执意不肯走,也不好勉强,一口答应了张嫂对自己的要求,在嫂子面前发誓,一定要当个清官,为老百姓做好事。

张海因为吃西湖醋鱼而找到嫂子的事很快就风靡了杭州,杭州的许多饭庄、酒楼都开始做这个菜,开始把它叫作“叔嫂传珍”,成为杭州的地方名吃。这个菜传出杭州以后,因为“叔嫂传珍”不太好理解它的含义,有点文绉绉的,又因为它是用糖醋两种作料做成的,外地人干脆用了一个通俗的叫法,把它叫做“糖醋鲤鱼”。这个名称传回杭州后,杭州本地的饭庄、酒楼觉得这个名字更形象,通俗易懂,也改 “叔嫂传珍”为“糖醋鲤鱼”了。这个菜因为简单易做,材料好找,名字通俗好记,很快就在民间传播开了,成为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直到现在依然风行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