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
三
四
五
......
一章
道[1]可道,非常[2]道。名[3]可名,非常名。
无[4],名天地之始[5]。有[6],名万物之母[7]。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8]。常有,欲以观其徼[9]。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10]。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1]。
[释字]
[1]道。老子之道,头头是道,大体有四个意思:其一,天地万物之根源,如女阴崇拜,“道生一”,道在这个意义上的别称还有一、母、象;其二,天地万物之法则,如无为,“大道废”;其三,天地万物之规律,如以弱胜强,“见天道”;其四,言说。
本句三道,一为道理,即其三;二为表述,犹言“说得出”,即其四;三为创生万物的母体,为老子特有用词,即其一。
[2]常。常有两个意思,一曰永恒,“复命曰常”;二曰经常,“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里是永恒的意思,但这种永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保持永恒的,唯有变而不僵,才能历久弥新,从而永恒。
[3]名。老子之名,有四个意思:其一,世人用于事物之名,即日常生活中的名字,“名亦既有”;其二,道之名,为老子特有,“无名之朴”;其三,概念、名称、名说,“绳绳兮不可名”;其四,美名、声名,“名与身孰亲”。
本句三名,一为事、物的名称,即其一;二为称呼,称谓,犹言“叫得出”,即其三;三为道之名,为老子特有,即其二。
[4]无。有三个意思,一是不存在,“有”之反也,“无状之状”;二是无极,“天”,《说文》“天屈西北为无”;三是隐藏的,未显露的,“有无相生”。
这里是第二个意思,为老子特有,用于指称道。
[5]始。老子书中有三个意思,一为干涉,“作而不始”;二为开始,发端,“始制有名”;三为原始,“天下有始”。
此处指原始,本源。《说文》“始,女之初也”。
[6]有。老子之有,有三个意思,一是存在,“无”之反也;二是正在生成中的存在,这个意义上的有和无一起构成了道,一有一无谓之道也,“生于有、生于无”;三指据有,“功成而不有”。
这里是第二个意思,为老子特有,也用于指称道。
[7]母,根源,在此指称道,“而贵食母”。《说文》“母,从女,象乳子也”。
[8]妙,微妙。王弼“妙者微之极也”。
[9]徼(音叫,四声,边际、边界),引申为端倪之意,与“妙”相对,理显也。
[10]玄。两个意思,一为深黑色,“是谓玄牝”;二为玄妙深远,“涤除玄览”。张衡“玄者无形之尖,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龠元气,禀受无形”。
此处为第二个意思,《说文》“玄,幽远也”。
[11]门,产门,“天门开阖”,喻宇宙万物之源,“道”的门径。
[释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开篇这十二个字,是道经的总纲。道,韩非“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万物之所以成也”。老子之“道”,从哲学上探寻了宇宙本原,其一为道体,即有,即“道之为物”,化生万物之精质;其二为道性,即无,万物生成之规律。朱谦之“盖道者,变化之总名,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虽有变易,而有不易者在,此之谓常”。老子在此给出了其哲学概念:道、名,并要求人们不要从一般认为的概念去理解,而实际上,这些概念只是为了称呼上的方便,权且取的,老子后面将说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有和无,又是老子给出的哲学专用名词。无,道性,用来“名天地之始”;有,道体,用来“名万物之母”。“有”和“无”的关系,老子说,“有无相生”,两者共同构成了“道”。老子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辩证法。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有和无一起构成了道,两者相辅相成,对待而生。要认识道,也就要通过有和无。有,是实存,是具体的,从其细微处可观察道的端倪。无,是规律,是抽象的,从其幽深处可体会道的微妙。从物质和规律两个方面来认识道,来把握道的规律、变化、表现,以及在世界万物中表现出的特征,从而既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能从本质出发认识事物。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也是从老子开始赋予重要意义的哲学概念,宇宙和人生的玄机,蕴藏玄内。认识玄,内视人生,外观宇宙,虽则玄之又玄,然则众妙于我何难哉?
[释文]
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道”,不是我要说的永恒的“道”。可以用文字去命名的“名”,不是我要说的永恒的“名”。一有一无谓之道,“无”,是万物创生的原始;“有”,是万物形成的根本。因此,要常从“无”中去领悟“道”的微妙;常从“有”中去体会“道”的端倪。无和有,同源于道,名称相异,都可以叫做“玄”。道幽昧深远而变化不测,是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感悟]
宙宇人生何处是,品茗读老半沉吟。
道生无有成天地,气作凝分变古今。
体会月白穿昧室,观察风细动微林。
其中自有真常在,待我心斋寂寂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