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植物篇
出名
玉米择邻
化腐为奇
各得其所
做大根系
各有妙招
桃李无言
大蒜受夸
人参悟道
淡青与嫩碧
昼放的昙花
苦枳与昙花
恋飞的种子
胡杨的智慧
错误的选择
苦涩的枣果
幸运的玫瑰
梨儿与梨籽
习惯的力量
蒙尘的玫瑰
棉花与牡丹
芦苇与柳树
低头的豆荚
名花与烂泥
夹竹桃与风
贴地而爬的藤
靠自身的努力
老虎与夏枯草
蟹爪兰的醒悟
小花生的疑问
仰天瓜的选择
脱俗的檀香木
诚实的树袋熊
君子菜的反驳
老农与蒲瓜藤
檀香树的选择
一朵迟开的花
两棵树的遭遇
“龙须”的遭遇
“犯贱”的木瓜
逆境致强的巨菜
不容小觑的发菜
遭质疑的爬山虎
“小伞兵”找住地
“何首乌”的由来
得意忘形的喇叭花
转忧为喜的菟丝子
不再失落的紫薇花
长在花坛里的杂草
月季红与“见水活”
湮埋不了的老蒲瓜
一棵要面子的飞草
藏在暗处的致命伤
嫌弃牛粪的玫瑰花
找回自信的灯笼草
一棵被改变命运的树
在诗意无限的花之国度里,许多能结果子的花反倒远不如一些不会结果子的花驰声扬名,这让心高气傲的果花们既感到匪夷所思,也觉得委实不值。于是,她们浩浩荡荡地相约来到造物主跟前,诉说起心头的困惑。
“既然是花,就只有最终能结出果子以饱人之口福,才不枉来世一遭啊。可事实上呢?她们那些不会结果子的花,像菊花啦,牡丹啦,昙花啦,无不比我们这些果花风光得意驰声扬名,享有众口交赞的待遇;而我们这些果花只能默默无闻,备受冷落。这究竟是啥道理呀?”果花们几乎都群情激愤,牢骚满腹了!
看着有些失控的果花们,造物主从容不迫地开腔了:“你们的话乍听起来也无虚妄之处,我当然同意你们的看法。不过,我要告诉你们的是,那些不会结果子的花之所以也能出名播誉,原因很简单,就是她们并不是如你们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与大多数普通的你们相比较,更有出名播誉的资格或条件。譬如说菊花吧,不仅长得美艳动人,香沁心脾,且可以做到了舍身为‘茶’哦,委实难能可贵嘛;又如牡丹吧,虽然不会结果实,可其赏心悦目哩,难怪绣工们甘将其风姿绣上了枕头被衿;再如昙花吧,除了会吸引人的眼球外,别无特长的,似乎一点用处也没有,何况还在夜里开放的,然而世人对她的那种期待与向往,则是你们永远所无法达到的一种境界或层次啊……”
听着造物主有理有据的阐述与分析,果花们都不禁惭愧起来:看不清他人的优点往往会模糊了自己的心智!
玉米择邻
农夫准备把玉米的种子安在作物高粱之侧,被玉米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高粱乃高秆作物,与之相处,必然无利于自己的成长。说来也不足为怪,与旁邻上分阳光下争养料,日子又怎么能过得舒坦呢?
之后,农夫拟将玉米的种子种到棉花旁边,也被玉米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棉花易招虫害,与之相处,自然也无利于自身的发展。试想一想,玉米的一生并不漫长,如果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活得岂不是太无趣了?因为他早就听说过棉铃虫太调皮了,总是不安分,时不时地出来捣乱折腾的,自己哪有精力去对付?
后来,农夫要把玉米的种子送入大豆的地里,玉米欣然接受了。农夫疑惑不解地问:“难道大豆就不会妨碍你的生长吗?”
“绝对不会呀!我与之相处,互惠多多也!彼此的气息可以驱赶彼此的敌害。他的瘤根还能给我输送需要的氮肥呢。我的根浅,他的根深,各自吸收不同层次的养料,能全面利用土壤哩……”
农夫终于明白:连植物的生存发展也在讲究实惠利益啊!
化腐为奇
一块污泥地里散发着阵阵腐臭的气息,闻之者无不捂鼻而过,咒声不绝。
有人叹息道:“谁有办法驱散这腐臭呢?”
“可以种些玫瑰呀,我相信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变的。”
这主意不错,很快就被采纳了。
于是,在这块散发着腐臭气息的污泥地里栽上了一株又一株的玫瑰……
不久,这块曾经散发过腐臭气息的污泥地竟然变成了一片芬芳扑鼻的香土壤。
随之,每每有行人路过,都会驻足观赏一番,赞美的话儿脱口而出……
——是啊,做事的路子走对了,奇迹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各得其所
一片水域,混杂交错地生长着芦苇与香蒲。由于彼此脾性不合相互打击排斥,又急于争抢养料,致使河塘日渐荒芜,令人蹙眉不已诅咒声声……
一个下乡的科技员见了,纳闷地说:“怎么会这样呢?我该如何改变这般不好的局势呀?”忽然,他突发奇想,双眸不禁一亮,并自言自语道:“既然合则两败,不如分栽一试?”
就这样,芦苇与香蒲不再一起相处,而是各守地盘分居自立了。
科技员的做法很快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各得其所的香蒲们与芦苇们都忙于经营着“自己的王国”,根本无暇于“战争”,自然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日新月异一派繁荣的格局。
到了盛夏时节,一边是苇林,一边是蒲海,蔚为壮观。尤其到了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秋季,芦花似雪,苇絮欲扯,景观之美,为人称道;当然,香蒲们也不甘示弱,它们的顶端齐刷刷地长出了胖乎乎的蒲棒,远远望去,犹如一片成熟了的小红高粱穗儿,迎风招展的,甚是可爱。
冬天一到,人们看到集市上这两大家族出产的苇席与蒲包,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诚然,要在某方面做大文章,是非破其陈规而难以见奇观也!
做大根系
毛竹的智慧就是在泥土里做大根系!
做大根系的结果就是让一位植物学家感到无比好奇与吃惊。这好奇与吃惊源于它种植了5年都几乎不见生长,可它的后代竟在一夜之间可以飞速崛起跃蹿云霄!
“毛竹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请给我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
“其实,我的崛起能给你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震撼,全然由巨大的反差引起。以往的5年里,我并不是不在生长,而是以一种不易被觉察的方式在泥土底下悄然开展工作——做大根系。”
“你为什么要做大根系呢?”
“因为我想我的生长应该有质量上的保障!”
“那么你又是如何做大根系的呢?”
“我明白,只有把根向四周扩散向深处钻探,才能获得充裕的水分与养料以供自己日后生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尽管被擦破过皮肉,流过不少的血都在所不惜啊!我以我的勇气与自信开拓着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领地……渐渐地,方圆10多米之内的其他植物在我的霸气威慑下都停止了生长……”
毛竹的讲述让植物学家滋生出对它的由衷敬佩与歆羡。为了获得出人意料的生长速度效果,原来毛竹一直在暗中努力啊!
的确,在出头的必然背后总是有着埋头时锲而不舍毫无怠懈的积累!
各有妙招
一株蒲公英与一棵石榴树比邻而居……
秋天到了,蒲公英的种子像伞兵一样随风而翔,有的飞向溪边,有的飞向草原,还有的甚至飞向高高的山岭。蒲公英见了孩子如此有出息,不禁得意地说:“我借着风力繁衍后代的方法是最具创意的。”
这时,石榴也忙碌开了,他却向小鸟们打开了金黄色的房门,捧出颗颗水晶般的籽粒招待小鸟们。小鸟们品尝着石榴的盛宴,可高兴啦。为了报答石榴的慷慨,他们四处宣扬着石榴的美德,同时把石榴籽撒向肥沃的土壤……石榴见了,骄傲地说:“看来我借用小鸟延续后代的办法才是最无懈可击的!”
一个夸自己的方法正确,一个赞自己的策略高明。蒲公英与石榴树在争论不休,他们都坚持认为只有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由于互不服输,他们从秋季争论到寒冬,又从寒冬争论到春天……结果呢?小石榴苗们纷纷破土而出了,蒲公英们的种子也在到处萌动着。
石榴树和蒲公英这时候才发现各自的争论是多么幼稚可笑……
自信是必要的,而能欣赏他人的成功更是一种修养!
桃李无言
人迹罕至的山坡之上,仅有几棵稀稀疏疏分布着的桃李而已,而且桃李们也只是默默无言地生长着,这似乎注定她们是不可能风光无限的。
然而出乎桃李们意料的是,开花之时,游人们总是如期而至,兴致盎然地赏花闻香,流连忘返;而果熟之日,孩童们往往欢呼雀跃般而来,津津有味地品吃着果子,依依难舍。年年如此,岁岁不改,桃李们从不拒绝于奉花献果,慷慨无比。
不久,桃李们欢欣鼓舞地发现了在自己统领的地盘上,也就是在人气自聚的树底下竟多出了一条小径泥路来了,小径泥路上反复地重叠着游人们孩童们来来去去的脚印。
是啊,所有事物的身价几乎都是在无私付出中被抬高而涨升的。
大蒜受夸
大蒜觉得自己除了长成一瓣瓣供人取食便捷之外,别无长处,因此含羞地躲藏起来,不敢抛头露脸。令其不可思议的则是主人不仅没有丝毫的嫌弃,反而格外地器重它。
大蒜纳闷,忍不住发话了:“主人呵,我辣涩了您的舌头,您只是皱一下眉头而已;我散发出的异味玷污了您的口腔,您也不计较我的无礼!像您这般宽容大度,的确让人敬重啊!”
主人淡然一笑道:“其实我也曾讨厌过你,但又不得不感激你,不得不对你刮目相看呐——是你凭借着杀菌法宝为我撵走了体内之病毒,抵御了肠道感染病的入侵,提防着脑膜炎与流行性感冒等疾骚扰,同时你还降低了我的胆固醇,净化了我的血管壁,使动脉无法硬化。甚至你还帮我抑制了胃内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真是功不可没呀!你为我敢于粉身碎骨而无怨无悔,我岂会犯糊涂?所以你用不着替自己辣我舌头污我口腔而耿耿于怀。我只需喝杯茶嚼些茶叶,便可除去你带来的那些异味……”
听了主人剖肝沥胆式的一番表白,大蒜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光华是不会被一层薄薄的外衣所遮掩的!
人参悟道
一支颇为自负的人参听说那些平凡之极的大蒜营养价值要比自己高出许多,应位列保健食品之首,觉得不可思议,便径直找大蒜反问道:“为何我的出售价会是你的千万倍呢?难道这也是假象?”
“此乃人类对你的特别眷顾,因为你出自苦寒之地嘛!”大蒜淡然回答曰。
“那么,我想知道——在你薄如蝉翼的外衣底下究竟裹护着什么样的东东要令我刮目相看啊?”
“我能遏制人类因大量摄食蛋黄奶酪咸肉等等而引发的脂肪上升;我能稀释人们因抽烟喝酒而导致的日益变得粘稠的血液;我能降低人类罹患胃癌的几率;我能给遭受直肠癌之害而变得沮丧绝望者带来福音……而这些你有哪一样可以与我一决高下的呢?”
人参显然清楚自己在控制人类疾病方面确实没有能耐与大蒜抗衡,终于明白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人类的偏爱与慈心足以改变历史的真相哦!
淡青与嫩碧
嫩碧与淡青是生长在园圃里的两株菜苗,据其颜色深浅而得名。自做种子那刻起,嫩碧与淡青就已朝夕为伴了;后来,被投进泥土,等到探出脑袋之时,人们才发现他们还是靠得最近的两株菜苗。菜苗们可以移栽了,淡青被农夫请走,种到了几十米外的土壤里,而嫩碧却留守原地。
嫩碧在为自己感到庆幸的同时,也为曾经的伙伴而滋生出许些不安来:“中午烈日晒烤,淡青能经受得了吗?我除了祈祷,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这时候,刚喝过一勺水的的淡青正在迎接着一场“战火”的洗礼。白炽的阳光灼得他浑身乏力,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他脱水而蔫了,显示出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而嫩碧虽也觉得有些闷闷不畅,但比起淡青自然精神多了,因为他没有被动摇过根系啊!
傍晚时分,奇迹在动摇过根系的淡青身上发生了。他犹如吃了钙片一样振作起来,不再猥琐,而是浑身散发着活力,变得胸脯直挺气宇轩昂……
嫩碧看了,很纳闷:“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为啥他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呢?”
随着月落日升,地上的水汽很快又被蒸发殆尽,淡青又一次流露出疲软慵懒之态,直至夕阳西下才恢复生气。
一连几天,淡青都是如此反复着。嫩碧看在眼里,纳闷不已。
几天之后,淡青不再虚弱,摆出了蓬勃向上焕然一新的姿态,让嫩碧大有相形见绌之感。嫩碧憋不住了,反问道:“前几日,你还不如我精神,为何现在却能将我比下去呢?”
“难道你没看出我已站稳了脚跟?”
嫩碧一听,终于明白:历经困挫者更懂得用底气去支撑不凡的生命。
昼放的昙花
农家窗台上的一盆昙花竟然在白昼绽放,且绽放的时间也不短,这真是破天荒的一遭!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说:“这昙花是不是中了邪?颠覆了本性!”
有的说:“昙花在白天开,肯定乃不祥之物也。”
……
昙花本来以为自己能在白天开放会赢得欢呼迭起喝彩连绵的,不料却惹来了恶评如潮,觉得脸面无光,禁不住羞赧地低下了头!
后来,农科所里的一位技术专家闻讯赶来,仔细端详反复琢磨,得出一个结论说:“这不是昙花在作怪,而是农家给它施了太多的磷钾肥所致!”
权威的话终于平息了人们的种种猜测!
看来,世人眼里容不下标新立异,全然缘于对突破规则的无比恐慌啊!
苦枳与昙花
橘树长在淮南,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人皆称赏不已;而一旦将这种果树移植到淮北,结出的果子则又小又苦,人皆称之为苦枳。
化橘为枳的现象引起了旁边的一棵昙花的惑然不解,问其为何要改变自己的禀赋。
苦枳理直气壮地回答曰:“这是水土不同使然,而非我在作怪呀!”
昙花却不以为然,露出鄙夷的神色说:“不要专为自己的不幸与悲哀找借口了。”
“你为啥有如此质疑呢?”苦枳反问道。
“难道是我冤枉了你吗?非也!”昙花骄傲地说,“我也是一种植物,也有与你相似的经历,可我夜里开花的习惯至今未改!”
苦枳觉得奇怪了,禁不住说:“愿闻其详!”
于是昙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身世:“我的老家在墨西哥和非洲的南部,那里白天气候又干燥又炎热,我若是在白天开花,肯定很快就会被沙漠里的毒日晒焦了,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我总是选在比较凉爽的夜晚开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繁殖后代。现在,虽说我已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但是夜里开花的习惯与脾性始终未变!”
昙花说到这里,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而你苦枳认定自己的生活环境改了,原有的禀赋也应随之而变,你这话怎么能让我轻易就相信了呢?”
听了夜开的昙花一番头头是道不容置辩的驳词,苦枳感到惶恐不安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昙花能办到的事,我苦枳为啥办不到呢?难道我就不配享有与昙花同样的禀赋吗?
其实,苦枳大可不必去理会因昙花保持夜开的习惯与脾性而引发对自己的怀疑与不满。理由是这个世界不可能会用同一把标尺去衡量所有的事物。
恋飞的种子
一颗裹着丝絮的种子显得很兴奋。它骄傲地在天空上飞着,感到痛快极了。风一见,劝道:“作为种子,你只有选择了泥土,才能孕育出生命来;而天空是不可能帮助你实现这个梦想的。”
可得意的种子不以为然,并没将风的话听在耳里,继续在天空上尽情地享受着飞的乐趣。它飘飘悠悠地飞着,忽高忽低,忽左忽右……
下面是一条溪流,它自然不愿意降落;下面是一片原野,它还是不肯降落;下面是一座山冈,它想:“我还没飞过瘾呢!”
种子继续往前飞,它渐渐地感到有些气力不支了,强撑着身子飞着。它忽然看到下面是一处建筑物,意欲绕避而去。不料栽了一个跟头,撞在一堆混凝土上,晕过去。当它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它被一把铲子送进了一条路上,永远地成为混凝土里的一个组合元素……
认识不了自身的性质,恋飞的种子终于彻底地失去了生命!
胡杨的智慧
白杨一向认为自己是荒漠骄子——于干旱之地书写着生命的奇迹,这绝对是一种壮举!然而,自从身边多了一名“战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胡杨活得比自己更了不起。
一天,白杨忍不住好奇地问胡杨:“听说你刚长出了叶子,就被尺蠖蚕食而光,而你却不作计较无动于衷。这真是糟糕透了,你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不幸吗?”
“也不全然是一件坏事啊。虽说可恶的尺蠖将叶子蚕食而光了,貌似遏制住我的生长,其实这是在替我保存水分,不也是为我的后续生存做好储备吗?”
“看来,你真是一位乐观者,对侵犯你发展权益的尺蠖也如此宽容大度,太难得了!不过,我心里还有一个疑问找不到答案,要向你讨教。”
“说吧。”
“我曾听说过,树木只有把根得深了,才能长得茁壮。可据我了解,你的根不是向沙土底处扎钻,而是朝其四围奔探,有的甚至浅裸于地表。这样做不是有悖常理吗?”
“你的话也许不无道理。可对我而言,只有把根朝着四周伸张,才能吸收到大面积的水分。在荒漠里,你也知道,水是很容易流失的,我得及时捕捉并利用。”
白杨顿悟:胡杨的生命力之所以比自己强大,就源于他不仅在劣境中能保持乐观心态,更重要的是他谙于权衡利弊与懂得另辟蹊径啊。
错误的选择
据说有棵松苗要诞生时,自然之神允许他挑选生存的环境。于是,这棵松苗想:“我可不要做傻子呀,去选择什么高山峻岭的。选择了高山峻岭,便意味着夏天要经受雨淋,冬天要忍受风吹,弄不好还会被折断枝干,甚至有可能被严寒夺走生命,这是何苦呢?不划算啊!既然自然之神任由我选择生存的环境,我就去温暖如春的花棚。那里没有风霜雪雨的侵袭,能得到园艺工人精心的呵护,一旦被修剪成美丽的盆景,安放在高贵雅致的大厅——我不就身价百倍享有万众瞩目的荣耀了?”
松苗果真如愿以偿了,一位园艺师把他栽进一个花盆里……但是他从没得到过快乐,反而有终生遗憾的感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数年之后,曾被他取笑过的伙伴们都获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有的在黄山发展,成为游客们瞩目的风景;有的在长白山立足,也可望成为支撑大厦的栋梁……而他呢?被掩埋在狭小的屋内,仍是一副瘦削的身形。
是啊,在花盆里又怎么能成得了大气候呢?他除了娱人还是娱人!
贪图安逸的生活,往往会葬送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一棵屈守于花盆里的松树所得到的“报偿”!
苦涩的枣果
秋天到了,院子里的枣树结满了果子,渐渐地成熟了。望着那一颗颗玛瑙似的可望而不可触及的枣果,馋嘴的人无不垂涎欲滴!
这时,有人竟捡起地上的小石块去砸打枣树,以求得口腹之舒。枣树无法躲闪,被冲击得晕头转向,皮开肉绽。迫不得已,她忍痛将自己尚未成熟的果实过早地“捐”了出来。打枣者看着像雨点般掉落的枣儿,都高兴得手舞足蹈!
恰巧一阵秋风吹过院子,看见了那让人气愤的一幕,发现枣树伤痕累累,便怜惜地抚摩着她,悻悻然的指责起那些饶有兴致的捡枣者:“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道德的行为吗?你们不觉得羞愧?”
捡枣者毫不理会秋风的责备,只是低着头弓着腰一个劲儿地捡拾着枣果。边捡拾边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呢,这下可不妙,齿涩了,舌麻了,感觉不对劲啊,便赶紧“呸呸呸”地吐了起来。随后愤怒地将捡拾起来的枣果扔得远远的,嘴里却在喋喋不休地埋怨着枣树:“既然长成果子了,就应该爽口开胃;否则,就别长了,以免惹人嫌!”
枣树听了,叹息道:“我生长的最终目的还不是向人类贡献出爽口开胃的果子?可是你们等不及我的果子熟透了就急着砸打。尝不到甜味,这是你们咎由自取,怪谁呀?”
打枣者听了,尴尬极了,也后悔极了——毕竟果子还没有成熟,就急着要吃,是不可能获得甜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