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牛种田 积善阴徳皇后裔
一、皇裔之迷
二、放牛种田
三、举家返乡
第二章 长安求学 俭以养德做学问
一、勤工上学
二、拜师读书
三、金吾美妻
第三章 舂陵起兵 顺徳者昌捕不道
一、王莽篡汉
二、君子好逑
三、谶语奥秘
四、舂陵起兵
第四章 骑牛将军 砥砺徳行驰疆场
一、杀奔长聚
二、血染宛城
三、联合决战
第五章 刘玄登基 离心离徳藏杀机
一、刘縯功高
二、刘玄其人
三、登基分封
第六章 昆阳大战 立功立徳创奇迹
一、大兵压境
二、突围搬兵
三、艰难守城
四、昆阳大捷
第七章 胞兄被害 以徳报怨大丈夫
一、胞兄被害
二、忍辱负重
三、流泪婚期
第八章 修建洛城 含养徳性显才能
一、新朝灭亡
二、建议迁都
三、定都洛阳
第九章 出巡河北 徳才兼备敢担当
一、持节河北
二、体恤民情
三、山重水覆
四、柳暗花明
第十章 政治联姻 厚德载物封萧王
一、转守为攻
二、政治联姻
三、绝地反击
第十一章 指挥用兵 同心同徳扫叛军
一、敢于说不
二、计斩谢躬
三、扫除穷寇
四、清除叛军
第十二章 登坛称帝 徳被四海复汉室
一、再三谦让
二、精神支柱
三、登坛称帝
第十三章 围攻洛阳 以徳服人不计仇
一、坚守河内
二、不杀仇敌
三、更始破败
四、西征关东
第十四章 东征西讨 畏威怀徳追穷寇
一、平定叛乱
二、消灭梁王
三、得陇望蜀
四、公孙族灭
第十五章 皇室后宫 爱人以徳化恩怨
一、立后之隐
二、废立皇后
三、改换太子
第十六章 柔道治国 徳行天下大风歌
一、关注民生
二、安置功臣
三、限制专权
四、廉政严政
第十七章 力倡教化 布徳施恩润人心
一、尊重知识
二、崇尚名节
三、发展文化
第十八章 泰山封禅 徳配天地铸丰碑
一、命驾东巡
二、众臣解梦
三、泰山封禅
后记
楔 子
徳行天下的牛背明君刘秀,字文叔,荆州南阳郡蔡阳县人,祖籍是今天的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白水村(皇村)。
白水村南有狮子山,山前有白水湖,山上有白水寺,被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圣地,出了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和更始帝刘玄两位皇帝,被称为“古帝乡”。 白水寺殿前楹柱上书写着两副对联:“九月重阳白水重光阳光生生照白水;三代尚文真人尚武文武尚尚唯真人”;“中兴炎汉无意炎运汉运炎炎属无意;大学明道灵山明德道德明明在灵山”,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刘秀的行事特色、历史功绩和人格魅力。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最耀眼的是诞生了三百多位皇帝。开创一朝事业、奠定百年基石的开国皇帝,因为具有惊心动魄的悬念与惊险、战争与和平、从虫到龙等种种传奇而被人深刻记忆。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皇帝要求的标准非常高,有一首我们都很熟悉的《沁园春·雪》诗词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词中提到五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但是,在毛泽东看来,都不怎么样。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鸟。不过有一位皇帝,毛泽东却极其欣赏,点评《东观汉记》的时候,连续用了三个“最”来称赞东汉光武帝刘秀,说他是“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毛泽东为什么独尊光武帝刘秀?这是因为刘秀是牛背明君徳行天下一一
刘秀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徳。《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意思是刘秀身高175厘米以上,须眉摩登,高鼻梁、大嘴巴、宽额头。是位美男子。刘秀本是没落皇族,父亲当过县令,但是他九岁时父亲去世,王莾篡汉,失去生活来源。自小家贫,放牛种田,上学交不起生活费,与同学们合资买驴出租勤工俭学。文化程度较高,在首都游学太学三年,熟读《尚书》,经纶满腹,徳才兼备。自己创业,白手起家,之初连一匹马都没有,只能骑着一头牛上战场。刘秀的领路人和主心骨即-亲哥哥刘縯被杀,他竟能做到隐忍不发,夜里哭湿了枕头,白天仍能谈笑风生、若无其事,其坚韧和睿智非常人可比。面对唆使杀害大哥的仇人朱鲔,从大局出发,不计私仇,化敌为友,封为侯爵,以徳服人。在战胜强敌王郎时,刘秀发现属下不少人曾给王郎写信谋求出路或一官半职,收缴书信时连看都不看一眼,一把大火烧掉,让属下们感动不己,誓死跟定他打江山。
刘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徳。 从放牛郎到明君,刘秀成长的传奇性太令人神往,故事的曲折性太让人惊讶,诸多的幸运与偶然更是让人称奇。 铺天盖地的王莽军队,把一个小小的昆阳城层层围困,水泄不通。 刘秀以一个书生的身份参加战争,在昆阳之战中勇当敢死队长,亲率12名敢死队员拼死杀出重围,搬来救兵,机智勇敢地内外夹击,指挥一万多人大破王莽百万敌军,成为中外战争史上创造奇迹的战神。当时河北割据势力很多,敌方不少战将,虽战败被俘,但他们心不死,还想逃跑或反抗,刘秀为安抚他们,有次独自一人不顾自身安危,到強敌铜马军帐蓬里安抚,刘秀采取“推心之腹”的办法很快收复人心,得了个“铜马帝”称号。善于斗智斗勇,洞见万里、用兵如神,作为东汉第一军神,刘秀超凡的军事才能和不俗的政治智慧足以令冯异、岑彭、耿弇这样了不起的天才军事家都相形见绌,在万难之中独驱虎豹而成大功,难怪有汉史专家说:“刘秀自己就是张良,就是萧何,就是韩信。”
刘秀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徳。在群雄并起的时代,众多枭雄都是求贤若渴,唯独刘秀能以其完美的人格和魅力脱颖而出,吸引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团队,其卓越的领导力值得有志者认真学习。刘秀手下有二十八战将,个个武艺超群,他们誓死追随刘秀为之立下无数显赫战功,刘秀对他们也亲密无间。国家统一后,刘秀对功臣的处理,既不象赵匡胤那么玩弄权谋,也不像刘邦、朱元璋等那样大厮残杀,搞兔死狗烹,大开杀戒。而是给予彰功云台的莫大荣誉,使众多功臣得以善终,君臣们都其乐融融。创业团队有始有终,十分罕见。刘秀对少数民族的安抚、对不同政治势力的统一策略也极具智慧。 刘秀一生诸多神功伟业数不胜数,难怪明朝国学大师王夫之连连惊呼:“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刘秀具有良好的家庭美徳。刘秀少年时许下“娶妻要娶阴丽华”的愿望,最后贤惠温柔的阴丽华做了自己的皇后,夫妻共同度过了幸福的岁月。因战争年代力量对比悬殊,政治联姻刘秀娶真定王刘扬外甥女郭圣通为皇后。刘秀与皇后阴丽华始终善待另一个皇后郭圣通及孩子们,孩子中有两个人即刘强刘庄当过太子,虽然皇后和皇储更迭,却和平过渡,友好交接,没有发生谋杀现象。刘秀对爱情从一而终,夫妻和美白头偕老,对比很多帝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拥有成百上千美女实属罕见。刘秀家庭和睦,良好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继承父业上避免了皇家常见的子孙相残的悲剧。
刘秀注重以徳治国。刘秀以柔克刚,德泽后世,是泱泱华夏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人。身兼定鼎与中兴双重功业,刘秀为中国唯一。刘秀9岁丧父,15岁定居祖籍湖北舂陵,20岁左右赴首都长安求学,28岁在家乡起义,29岁领导了举世闻名的昆阳之战,31岁当皇帝并定都洛阳,做了三十多年皇帝。东汉王朝建立之初,刘秀以柔治国,大幅度精简行政机构,一次性精简合并四百余县,建立高效清廉的政府。他昭告天下:“天地之性人为贵”。曾8次下诏解放奴婢,还改十税一为三十税一,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开启光武中兴盛世,让大国再次崛起。公元57年去世,享年62岁。无论是打开官方正史《东观汉记》、《后汉书》以及其他史书,都让人惊讶刘秀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皇帝,他宽厚、仁慈、英明、简朴,重感情而讲原则,武能打天下,文能治国家,他是中国二千年历史上最有修养的能文能武徳行天下的极品皇帝。
刘秀是个牛背明君徳行天下的极品皇帝,在宋、明等朝都是大名鼎鼎,朝野皆顶礼膜拜。“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但是清朝重满抑汉,刘秀这个汉帝自然受到打压。他在当今中国人的脑海里居然知名度偏低,他的名气与他彪炳千秋的煌煌伟业极不相称。眼下,我们应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拂去掩盖在牛背明君徳行天下刘秀身上的千年尘埃。刘秀是中国十大名君之一,从一个放牛娃到皇帝,一生充满了传奇,发生在他身上的成语故事有四十多个,如:井底之蛙、披荆斩棘、旗鼓相当等,中国人耳熟能详,个个充满智慧。刘秀非常俭朴,在洛阳当皇帝时,还穿着没有染色的土不拉叽的原布衣服。刘秀下令全国不准向皇帝进恭珍奇异趣,而浪费老百姓的钱。刘秀的大臣也多廉政。刘秀乐此不疲的勤政作风,手不释卷的学习能力,推心置腹的为人之道,得陇望蜀的竞争意识,有志竟成的坚强毅力等,都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因。东汉前期,“政教清明”,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铁制工具取代青铜工具得到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一大批科技、教育成果涌现出来,如张衡造地动仪、浑天仪,“蔡伦造纸”等,都发生在东汉,载入中华文明的史册。“豁达宽容,成就了,中兴伟绩。能文武,刚柔相济”。“勤政事。崇儒德。赞修文偃武,与民生息。宽厚爱民民众拥,秀才治国江山碧”。当下应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让牛背明君徳行天下的刘秀传奇人生在新时代煥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