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激荡的情怀 激情的岁月
第一章 诗性的人生
1 感叹
2 境界
3 诗性人生
4 精神
5 终始的智慧
6 旅行,是我们气宇和灵性的诗意的拓展
7 喜乐已悟禅,廓然入佛仙
8 一切皆有其意义
9 黑马的语源
第二章 神灵在路上
1 骑入风乡
2 快乐
3 心有风景,大块妙丽
4 崩溃
5 神灵在路上
6 让自己的人生故事成为传奇
7 旅途中的生命
8 跻身福途的大用
9 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三章 心圆如珠
1 大漠日出
2 胆气可嘉的年轻人
3 自信
4 心圆如珠
5 黑枸杞的传说与人生三健
6 盐湖诗韵
7 人生三昧
第四章 昆仑,昆仑!
1 昆仑,昆仑!
2 相忘于江湖
3 神泉和神话
4 趣思风聊
5 三岔河谷里的幽幽道韵
6 遐思
第五章 邂逅
1 邂逅
2 大美气象
3 美丽而危险的少女
4 高度
5 玉珠逸想
6 拜山台前论道
7 激励
8 灵性
9 人生如山
第六章 机缘之门
1 高原之瘾
2 论诗
3 机缘之门
4 偶遇野狼
5 美丽的少女
6 适度的人生
7 骑行妙韵
8 美与诗
9 旅行里的生命密码
第七章 造化的月光
1 好旅伴,好心情,好旅行
2 朝圣者
3 旅之悟
4 造化的月光
5 修中行,行中修
6 骑行天路上的小幸福
7 灵魂之根
第八章 翻越唐古拉
1 圣域之门
2 遇见的通天河
3 天地风流与人生风流
4 天路精神
5 祈祷
6 格拉丹东
7 伟大
8 翻越唐古拉
9 生命的意义
10 励志
第九章 事缓则圆
1 事缓则圆
2 意外的免费,意外的感动
3 纠结与了断
4 夏木拉神山与生命之泉
5 梵地雄狮
6 回眸
7 逸群独出的里程碑
8 挑战
第十章 卑微的快意
1 那曲之夜侃象雄王朝
2 信心
3 妙境
4 卑微的快意
5 信念、神灵、功业
6 一朵花的力量
7 俗世与灵界的勾通
8 空无与妙有
9 旅心即春心
第十一章 蓝色的哈达
1 日出
2 灵境福源
3 春风得意
4 诗意的黄昏
5 骑行与安全
6 蓝色的哈达
7 旅行,不一定是为了抵达
后记
第一章 诗性的人生
感叹
7月9日 西宁
收到西宁火车站告诉我自行车已经到达的消息时,我在距火车站不远的马步芳公馆里已经转悠了两个多小时呢。
对于历史人物,我从来都是将其放到当时的大背景下去评说,不管这个曾经一度叱咤西北的青海王,在他身上发生过多少说不完的故事,也不过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割据军阀的真实写照。他的公馆,还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名字:馨庐;然而,他却生长在一个并不文雅的时代,战争和动乱,撕裂着每个人的灵魂,尽管他位居西北霸主的宝座上,堪称乱世枭雄,但是,他的灵魂依然挣不脱圣与魔双重力量的角力和掌控。权力,曾经让他拥有过位极人臣的辉煌,但是,一个人一辈子的故事,你用自己的生命在岁月里完成了创作之后,便只能任由后人来评说。据说,马步芳在他客居沙特的公寓里,临死前,曾经指了指天,指了指地,又指了指自己的心,一句话都不再说,随后便撒手人寰,也许,在死前的回光返照里,他真的悟得了什么……
出了马公馆的大门,我还在想:一个人,到底应该怎样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呢?儒也好,道也好,禅也好,都想给灵魂一个自我舒展的弹性尺度,但是,人性自有其狷狂不羁的追求,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头自己的欲望所逐之鹿,都渴望在有生之年,不断的开拓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立德也好,立言也好,立功也好,曲妙自然会有人应和,韵美也一定会被众目聚焦,就如天月一轮,辉光盈盈,即使是暗夜里,也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期待,这有什么不好?
说到悟道,自然要有参玄的前提;如果说马步芳用了一生的经历之参,才最后归之于一个悟字上,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何不以自己波澜壮阔的经历为道场,去参去悟呢?这次青藏线的骑行,这次神奇天路的大穿越,谁说不是一场与释迦与老子的灵魂对话?从这场对话中,我将悟得什么?
从火车站取了自行车,回到宾馆,才中午11点左右,于是,决定利用这一天余下的时间,骑行到距西宁50多公里的湟源县。
西宁被称之为夏都,气候清凉宜人,虽然她与兰州仅相距200多公里,但金城的夏天却干燥闷热,简直就是两重天。西宁尽管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却因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出生于距西宁市仅几十公里的塔尔寺,那里便又成了佛教徒朝谒的梵天秘境。不同的信仰,却能和谐和睦的共处一方,这不能不拜赐于易韵道真对中华民族灵魂的泽被,由易演化而来的道,可以说是超越于世界一切信仰之上的信仰,她重冲和,忌冲突,谦收逊蓄,海纳百川,共荣并举,昌平天下,所以,在华夏的大地上,自古以来,几乎就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这也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不仅没有消逝,而且,还有着更强劲的发展之势,这都是因为我们拥有着伟大的道源玄旨啊!
以前做背包客的时候,曾三次经过这里,如今骑行穿越在这座似曾相识,却又感觉非常陌生的城市里,难免会触思繁杂,感慨万端呢!
境界
7月9日 西宁
骑行中,最让人头痛的就是从大都市里穿过,大大小小的街道,纵横交错,如迷宫一般,但是,从大城市穿越多了,我便有了一个诀窍,一定要认准你要到达的那条路的方向,一直骑过去,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再问问路,一般就解决了问题。
这不,我钻出西宁城来到了郊外之后,正拦着一个当地人问109国道在哪的时候,不想从我的身后也骑过来一个年轻人,他也是在打听109,我们彼此看了一下对方的行头,便明白了都是骑往拉萨的骑友。小伙子让我喊他一木,是陕西人。面对茫茫的前路,两个孤独的骑行者,怎能不猩猩相惜?于是,便结伴而行。
说是两个孤独的骑行者,只不过是外在的表象,就我个人来说,一个人的骑行,反而能让我感受到一种内心的踊跃和静逸,因为我的灵魂并不会只专注于一个“骑”字上,我的双眼,总是与心和相机的镜头相接,我心所慕,便是镜头所指,旅途之上,飨美如餮,看似孤独之身,却拥有着一颗丰储之心,是为了我日后的回味和创作,留下充裕的供灵魂慢慢来反刍的饱秣;心灵一旦与自然万象为伍,旅途何来乏味与孤独可言?心底氤氲着诗意,你行走的每一寸的旅程,都有着欣赏不尽的诗情和画韵!
109国道,是一条起于北京,穿越内蒙、青海和西藏,止于拉萨的极为重要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之为中华大地上的金色飘带。我和一木要骑行的是从西宁到拉萨的这段,约2000公里。这一路的风景,有人说她苍凉,有人说她雄旷;有人说她单调,有人说她是神仙居住的仙乡……许多人喜欢拿他人的评述,来左右自己的选择,这是极其荒谬的心态,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岂能交给他人来掌控?
记得有一年,我和几个朋友去峨嵋山旅行,爬金顶可谓是一个不小的挑战,3000多米的海拔,对于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的人来说真是一个坎。在我们攀登到一半的时候,有人问从山上下来的游客:“到金顶还有多远?”那个游客大发感叹地说:“还远着呢!爬上去,累个半死,不就是一座破庙,几块烂石头吗,真没看头!别去啦!”
听了他的话,有人真的就不想走了,这时,我的一个朋友说:“既然来了,哪有半途而废之理?他说不好,就不上去啦?我们知道他是哪个层次的欣赏水平?究竟是仙境,还是垃圾,实质上,你之所见,就是你灵魂世界的再现!无限风光在险峰,大美灵魂在攀登,走吧,慢慢的欣赏吧,不要做一个心灵中堆满垃圾的人!”
这个朋友的话,早已成了我旅行的纲领,因为大化自然,峥嵘万象,哪一片风光,不是极尽其美?哪一道景致,不是瑰丽绝伦?天人灵通,物我齐一,道韵禅妙,机发悟启,一切都蕴藉于我们的心府之中,只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胸境慧识,大块的文章,我们读来,就会字字精妙,句句入魂!
我们的境界,决定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面对世界的人,入道入禅,还是入魔入邪?机用在前,就看自己怎样的修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