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十年:新闻传播的进路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在这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论坛上,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回望融合发展成就,也展望挑战与机遇。
万变不离好内容
“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媒体发展的基石是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楚新在分享中特别提到,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内容建设。要用好先进的媒体技术助力内容传播的精准化、立体化,让更多好内容抵达细分受众。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经济影响很大。但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优质内容永远是稀缺资源。公众对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作品的追求是永恒的。”中国中医药报社社长陆静分享说,他们秉持“正能量带来大流量”理念,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原则,同时更加注重流量导向,全力打造高品质、有流量的全媒体产品。
“媒体融合在继续加强技术应用的同时,还要破除技术决定论的迷雾,将内容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认为,媒体应持续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在报道中如果缺少打动受众的故事、不形象生动就不能实现有效传播。解决这些内容建设问题需要媒体人持续深入践行“走转改”,提升报道的热情与温度。
媒体不仅要生产好内容,还要生产好产品。中国经营报社社长季为民分享说,媒体融合过程中要强化品牌意识,从追求好内容向产品、精品、品牌升级。他认为,未来做好经济报道要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尤其是研究基层问题,同时联合专业机构提升传播效能。
媒体职能正在转变
系统性推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中,要让好内容发挥更大价值。“首先要让大众打开手机就能够看到媒体提供的优质内容,其次要通过媒体资源库建设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媒体职能、产业模式的多元化变革。”黄楚新在分析近10年媒体融合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用好新技术,推动内容传播精准化、立体化,树立服务用户的理念思维,聚合数字资源,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数字化技术发展下,媒介化生存成为大众生活常态,这必然带来媒体功能的转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作平认为,媒体要从新闻事件的报道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转型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现代社会的推动者。由此他提出要坚持对话原则、引导原则、化解原则和应对原则,以更好地承担起回应百姓诉求、化解基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职能,助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媒体功能的转变有技术推动的外部因素,但更需要媒体内部的变革。陈作平谈道,媒体需主动作出调整,比如推动新闻实践活动进一步下沉,更关注人们媒介化的日常生活。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如何引导群众理性参与公共事务、如何促进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等,是媒体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陆静介绍说,中国中医药报社以“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理念,拓展媒体平台化建设的广度与深度,以全媒体的新叙事方式讲好中医药故事。他们上线了具有粉丝交流及产品销售功能的“中国中医药报服务号·粉丝俱乐部”,提供中医药文创科普产品一站式服务。
机制变革推动融合发展
新华社高级记者闵捷介绍说,新华社新媒体中心2012年成立后一直在创新探索。目前,新媒体中心正加强数字化赋能,聚焦“手机上的新华社”建设,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中国故事》栏目以新华社移动客户端等为主要播发渠道,目前已播发212期,客户端总阅读量超过2亿次。此外,一些记者工作室开始崭露头角,在2024年初现象级爆红的“尔滨现象”中,“张玥工作室”播发了大量受到网民欢迎的报道,系列报道全网总浏览量近1000万次。
系统性推进融合发展需要对传统的媒体组织架构大刀阔斧地进行重构。山东省网络联合会会长邓兆安以烟台融媒体中心举例说,该中心成立后组建了媒资运营、网络视听、国际传播等内设机构,突出“移动优先”。中心所属新媒体账号粉丝总数达7200多万,今年上半年仅播放量百万级以上的短视频就有1000多个,在山东省传播力考核中名列前茅。
此外,烟台融媒体中心以先进技术赋能全媒传播,数字人、虚拟主播、智能小编广泛应用在内容生产一线,探索尝试了多种场景、多种语态的表达。烟台融媒AIGC实验室已发展成为全国首批建设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之一。邓兆安认为,提供更多更好的功能化、场景化和更接地气的优质内容和综合信息服务,才能在系统性变革中交出优异答卷。
拥抱新技术,不是理念,是切实举措。《中国科学报》原副总编辑、《医学科学报》总编辑张明伟介绍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他们与技术人员合作研发了智能化生产系统——“小柯”机器人。经过专业人士和中国科学报社编辑的双重人工审校和信息补充,“小柯”机器人可以成为跨语种学术信息秘书。这项创新成果离不开对受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探索,张明伟认为,这是推动融合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www.chinaxw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