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杜一娜)6年时间发行量实现10倍增长,孵化虚拟人应用于平台建设服务行业工作,立足“三工”,紧紧围绕“服务”关键词做文章……9月10日,中国工人出版社副社长,《中国工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瑾走上第五十三期刊协讲堂,分享了《中国工人》杂志社在内容、发行、团队、融合等方面的经验。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主持讲堂活动。
《中国工人》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人出版社主办,创刊于1924年。2018年《中国工人》全新改版。从2018年改版至今,在6年时间里,《中国工人》发行量从最初不到2万册,到2024年突破20万册,实现了10倍增长。
李瑾介绍,《中国工人》坚守劳动情怀,坚持“态度、温度、情怀”的理念,抓好选题策划、深耕深度报道,沿着向历史找深度、向重大选题找深度、向故事找深度这三个方向,打造杂志深度品牌。同时,《中国工人》杂志社注重团队协同能力,在建强队伍上下功夫。《中国工人》杂志社还通过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对产生一定影响的新媒体作品给予额外稿费奖励;结合经营和日常管理工作,杂志社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奖励制度,激发个人内在动力和主人翁精神。
此外,《中国工人》杂志社还不断探索融合发展,成立“AI与工会应用创新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先行先试,尝试用人工智能协助工作,训练AI 开发文创产品,孵化“AI小天”虚拟人并应用于平台建设,用数智化方式赋能宣传、赋能工会工作。
吴尚之总结了《中国工人》杂志社办刊经验值得业内学习的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品牌定位,办刊定位清晰,设置栏目精准,深耕深度报道,抓住时代审美;二是强化发行服务,《中国工人》立足“三工”,紧紧围绕“服务”这个关键词开展发行工作;三是强化融合创新,积极构建新媒体矩阵,推动基于杂志业务功能、内容储备的融合发展;四是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员工进入新领域、接触新业务、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www.chinaxwcb.com